环球热点!上海:从“云观展”到“云治馆”

增强现实(AR)让亿万年前的恐龙在观众面前栩栩如生,精准导航使得城市历史在参观过程中“活”起来,物联网等技术还让博物馆建筑本身也实现智能化、数字化……

如今,走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等,数字化转型正在让博物馆拥有“数字双胞胎”,从“云观展”出发走向“云治理”,也为博物馆如何更好吸引年轻人、讲好“灵动”的科普故事探索路径。


(相关资料图)

2021年9月,上海首个数字孪生博物馆系统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线,该系统具备展馆导览、动态应急预案、视频虚实巡检等功能,1:1的三维数字孪生让实体的博物馆在网上“活”起来。

如今,该系统2.0版本已升级上线,提供了14个数字化场景。记者看到,不仅是突破传统展品上网、“云”上观展等数字化模式,数字孪生正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全面赋能场馆管理,提升观众服务水平。博物馆从此如同拥有了一位“孪生伙伴”,以更加精准、便捷、个性化的方式守护上海的历史文脉。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从建筑到展品,处处是历史的印记。该馆展厅面积9800平方米,藏品总数约11万件,馆藏重要文物有物华号百子大礼轿、上海汇丰银行铜狮、陈化成督造的振远将军铜炮等。

如今,在数字化的赋能下,这里厚重的历史正变得活泼灵动。“真的很神奇,我第一次知道博物馆可以有会观察的‘眼睛’和会思考的‘大脑’!”一位讲解志愿者说,“即使是在高峰时段,每场讲解的观众人数也是20人左右,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是数字化管理系统对高峰期入馆人数进行了控制和分流。”

上海市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数字孪生系统依托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框架和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的理念,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进行超精细的三维数字化复原,并实现政府业务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环境天气数据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的对接。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群华说,2.0版数字孪生博物馆系统不仅可以智慧监测能源消耗,用行动实现双碳目标,还用小程序等提升游客体验度,让游客在手机端就能体验上海历史的沧桑记忆。

打开手机屏幕,站在指定位置,对准动物模型……手机屏幕上,肉嘟嘟的马门溪龙从博物馆空间走向它所生活的侏罗纪晚期的草原;“史前掠食者”毁灭刃齿虎凶狠地露出长长的利齿,伴随着画面出现的还有其咬合力数据;生活在约3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露西”牵着孩子走来,他们虽长有毛发、面部特征接近猿,但已能直立行走;约70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村落里,人们使用骨耜等工具开垦稻田……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观众就可以利用“上海自然博物馆AR”应用程序与馆内展项互动。馆方正在逐步推进藏品数字化,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打造集展区服务、科普教育、艺术沉浸、互动社区于一体的元宇宙自然博物馆。如今,上海科技馆已被评为上海首批数字景区之一,馆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4K/8K+5G高清技术、物联感知、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VR)、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创新驱动力”以及“技术渗透力”,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多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数字化体验场景。

不仅是“云观展”,数字技术还让观众与藏品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中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好地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正在试水数字藏品——“璀璨橄榄陨铁·伊米拉克陨石”和“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的缩比模型·水运仪象台”。据介绍,依托区块链技术发行的数字藏品属于文创数字化的一种载体。

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将天文学展品“跨界”变为数字文创,上海天文馆的天文专家和上海自贸文投的设计师对两件展品的数字化难点进行细节打磨、反复推敲,通过概念再造、二次设计和3D数字建模等工作,将实物的璀璨和神秘进行全方面呈现。

如今,上海正以推动数字景区建设为抓手之一,全面推进文旅数字化转型。《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推进商业、文娱、体育、出行、旅游等服务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

博物馆的最新数字化成果,其实是主动顺应和掌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积极实践科技之智与规则之治、人民之力紧密结合的数字治理“上海方案”。“数字治理一定是基于市民群众需求的治理,而不是单维度强调数字技术提升。”上海市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